发布时间:2020-09-30 12:41源自:历史人物网作者:历史张老师阅读()
我们在古装影视作品中经常能看见皇帝或者皇后出行时,身后都会有宫女或者太监举着两把很大的扇子,而且还会有人一级一级的通报,陪同的人可谓是十分的多,而且车乘相衔,场面十分的隆重。
但是我们就会想到,为什么在皇帝或皇后坐在车轿里面,自然是不会被太阳晒到,即使是下雨天也不会被雨淋湿,可是为什么还会需要有人举着大扇子呢?
这两个扇子是十分的巨大的,举的人自然也是十分的辛苦,要是在起风的天气里,突然倒下来岂不是很危险的事情吗,既然这样,究竟为什么还这样做呢?
推荐历史人物故事阅读:故宫没有厕所,上万人是如何解决的?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
这就需要我们从扇子起源和发展的历史上来寻找着背后的原因。扇子从古流传至今已经有了三四千年的历史,可以说扇子是伴随着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,在历史上的起源直到现在,扇子的形态也是在不断的变化的。
在《小尔雅 广服》中有这样的记载:"大扇谓之翣",可见在当时是将扇子称作为"翣"。在文字的记载中,最为古老的就是"五明扇",这是传说在虞舜时期,虞舜为求取贤者,希望能够多听见开明的言论,制作了五明扇,但是在历史记载中,并没有关于五明扇形状的任何记载资料,所以在历史上的真假就无法判断了。
但是在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幅"宴饮乐舞图"中,就有关于扇子的画像,这就进一步证明扇子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,甚至于更早之前就存在。
而第一次出土发现扇子的实物是在湖北境内的一处战国楚墓,在这里,出土了一件短柄的竹扇。而在1927年,在长沙的马王堆中有出土了一大一小两个长柄扇,扇长竟然达到1,76米。
这两次出土的不同年代的扇子,两者在大小形状上是有着很大的不同,这不禁让人们很是诧异。但是在历史学家的细致研究下,他们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:这种长柄扇是作为仪仗用的扇子,一般是由奴隶或者仆从来握着,借此来彰显主人自己的威严。
这也就解开了之前我们所疑惑的问题,那是的皇帝或者皇后,他们在出行时都会让人举着两把扇子,这就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,凸显自己的威严。
而在古代中,这种出行时举着的扇子又被称作为仪仗扇,在魏晋时期,当时的人们崇尚玄学,所以他们喜欢手持麎尾制成的东西代表着自己的地位。
在南北朝时期,人们将麎尾形状的仪仗扇逐渐的成为王家贵族的专用品,其他的人是不能轻易的使用的。到了唐朝时期,这时候的扇子样式变得十分的丰富起来,团扇是当时最流行的一种,因此当时用绢制成的仪仗扇就成了当时的一个代表。
仪仗扇在唐代就逐渐演变为烘托身份地位的用具,它的形制,数目,样式都是有着讲究的,什么样的人,多大的官用什么规格的仪仗扇在唐朝都是有着规定的。
这样就在政治的层面上,将扇子的品阶往上抬了很多,不仅仅是消暑把玩的小玩意,而是演变为权利的一种象征。
不仅仅如此,唐朝在不断加强皇权之下,为了彰显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,他们将仪仗扇在基础上进行了创新,出现了"索扇"的制度。用扇子将皇帝的样貌遮挡起来,这样一来就拉开了皇帝与众人之间的距离,在一定的程度上就给皇帝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,更加符合当时皇帝神圣的地位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16gx.com/view-3013-1.html 想了解更多的历史人物故事请关注历史人物网
"大灾之后必有大疫",环境恶劣经常遭灾的古人,是如何战胜瘟疫的
2020-09-30故宫没有厕所,上万人是如何解决的?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
2020-09-30清朝乞丐如何挺过北方的寒冬?是“鸡毛房”和“火房子”的功劳
2020-09-30秦始皇兵马俑为什么不戴头盔?知道答案后,让人毛骨悚然
2020-09-30古人云得骑兵者得天下,殊不知古代骑兵有多烧钱?说真的,养不起
2020-09-29守城士兵为何费力用石头砸,却不愿直接推到梯子?士兵:傻瓜才推
2020-09-29古代长江水患并不严重,为何现在长江的洪涝灾害却愈演愈烈?
2020-09-29古代和亲都在用"假公主",为何清朝却很“实诚”,从不偷偷换人?
2020-09-29Copyright © 2002-2019 历史人物网 版权所有网站地图